1. 主页 > 阿弥陀佛

申城入伏‘清凉地图’上线:一茶一凳皆慈悲,人间烟火最安心

清晨在地铁里,我总看见斜对角的姑娘低头摸项链——那枚银质的阿弥陀佛牌,被她指尖摩挲得泛着温润的光。有次闲聊才知道,她刚入职互联网公司时焦虑到失眠,妈妈翻出压箱底的老银匠手作牌,说"戴上它,遇事就念几句阿弥陀佛"。如今那枚牌子跟着她挤了三年早高峰,倒真成了情绪的定盘星。

这让我想起上个月在杭州永福寺遇见的老师父。他看着香客们抢着请新到的鎏金阿弥陀佛挂件,忽然笑着说:"你们总把佛牌戴在脖子上,可知道'阿弥陀佛'这四个字,该戴在哪里?"当时有位姑娘小声接话:"心里?"老和尚点头:"对喽,可这'戴心里'不是嘴上说说。就像你们手腕上的念珠,颗颗都是提醒——提醒你起心动念时,别被焦虑拽着跑,别让嗔恨迷了眼。"

《佛说阿弥陀经》里讲"一心不乱",我从前总觉得这境界太高。直到去年见证朋友阿林的变化:他创业失败后整个人像被抽了脊骨,后来试着每天早晨对着案头的阿弥陀佛摆件念三声圣号,不是求东山再起,只是单纯让混乱的思绪归位。有天他突然跟我说:"你知道吗?当我念'阿'的时候,能听见自己心跳;念'弥'的时候,会想起妈妈煮的热粥;念'陀'的时候,办公室窗外的梧桐叶刚好落在桌上;念'佛'的时候,好像有束光轻轻推开了心里的门。"现在他的办公桌上还摆着那尊褪色的陶制佛牌,可他说真正的"护身符",是念诵时逐渐清晰的"我是谁"。

常有人问我:"戴阿弥陀佛饰品有用吗?"我总想起老家庙里的老门环——铜环被信众摸了百年,早没了棱角,可门后那尊阿弥陀佛像,依然眉眼慈悲。饰品何尝不是这样的"门环"?它不是用来装裱虔诚的装饰,而是敲醒迷梦的晨钟。当你在地铁里摸向颈间的佛牌,当你转动手腕的念珠,当你凝视案头的佛坠,这些动作该是在问自己:此刻的焦虑,真的值得困住心吗?此刻的愤怒,真的能解决问题吗?

前几天路过饰品店,看见玻璃柜里摆着新设计的阿弥陀佛牌,素银底上雕着缠枝莲,配着手写的卡片:"愿此圣号,作你心灯。"忽然就想起老和尚说的另句话:"佛从不说你要戴什么,佛只说你要成为什么。"或许我们该把佛牌的意义重新掂一掂——它不是替我们承担烦恼的容器,而是照见内心的镜子;不是趋吉避凶的符咒,而是觉醒自我的钥匙。

下次再摸向颈间的阿弥陀佛时,不妨停一停。感受金属贴着皮肤的温度,想想第一次戴上它时的期待,然后轻轻念一声:"阿弥陀佛。"这四个字里,有对生命的敬畏,有对当下的珍惜,有跌倒后还能站起来的勇气。毕竟,真正的阿弥陀佛,不在饰品的光泽里,而在每一次起心动念的觉察中——那才是我们最该"佩戴"的,永不褪色的修行。

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。https://i199.art/amituofu/2298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weixin888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